中澳聯合研究中心是由中澳科學研究基金支持成立的虛擬中心。在中國科技部和澳大利亞工業(yè)、創(chuàng)新與科技部的指引下,聯合研究中心連接中澳兩國的研究機構,在兩國政府達成共識的重點科技領域開展研究活動。中澳聯合研究中心為兩國科學界提供平臺,以壯大研究力量,使研究成果能最大化的轉變?yōu)楫a品和商品,從而促進科學界和產業(yè)界的合作。
2015年12月宣布的第二輪中澳聯合研究中心側重于海洋科學,食品與農業(yè),采礦設備、技術和服務三個方面。這一輪的項目從2016年開始,到2019年結束。2016年4月15日,澳大利亞工業(yè)、創(chuàng)新與科技部部長克瑞斯托佛.丕恩正式對外宣布支持6個中心,作為中澳兩個共同應對海洋科技、食品、采礦技術等系列挑戰(zhàn)的重要科技支撐。 六個聯合中心包括:
· 蘇州大學和莫納什大學:研究乳制品在工業(yè)生產過程的效率和新的高價值產品。
· 上海交通大學和阿德萊德大學:成立“植物科學與育種聯合實驗室”,開發(fā)健康長壽的新谷物。
· 中國農業(yè)大學和墨爾本大學:針對健康土壤展開合作調研,以達到糧食作物生產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墨爾本大學:成立“中澳海洋工程研究中心”,開發(fā)新一代的模型來預測海上氣候。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和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中澳近海健康聯合研究中心。
· 中南大學和南澳大利亞大學:研究化學及礦產傳感,以實現礦產資源處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其中中澳海洋工程研究中心(Australia-China Center for Maritime Engineering, ACCME)是其中由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墨爾本大學聯合成立的研究中心,該中心將通過互訪交流、合作培養(yǎng)研究生等方式優(yōu)勢互補、平等合作、共同開展科學研究,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所喬方利研究員和墨爾本大學Alexander Babanin教授擔任該研究中心的聯合主任。中澳海洋工程中心作為聯系中澳兩國海洋科技的紐帶,為兩國海洋科學界提供平臺,加強兩國海洋領域的實質合作、共同應對海洋災害和氣候變化能力,進而促進科學界和產業(yè)界的合作。